首頁 > 中紡聯 > 中紡聯動態 > 正文 
 
  李陵申:五年發展,繼往開來
2015-12-26
分享至:

  行業發展在轉型中促升級

  “十二五”期間,我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快速發展,產業規模高速增長,經濟效益持續改善,技術進步成效顯著,重點子行業發展迅速,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很好地承擔起我國紡織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重任,并成為紡織工業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向和主要途徑之一,已成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組成部分和橫跨諸多領域的多元化高新技術產業。

  和“十一五”相比,“十二五”期間國家更加重視環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給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帶來了更多更好的機遇,企業在經營、管理、科技等多方面進步較快,產品的“無限替代”作用也不斷加強。

  在產業規模方面。預計到2015年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工業總產值將近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63%,年均增長 10.3%;纖維加工總量1340萬噸,比2010年增長49.3%,年均增長8.3%,其占紡織行業纖維加工總量的比例達到25.5%,比2010年增加5.5個百分點;行業出口總額達207.4億美元,年均增長10.3%;規模以上企業利潤率5.8%,比2010年提高1個百分點;行業內已有試點產業集群13家,比2010年新增6家,行業前20強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15%,涌現出一批“專、精、特、優、新”的中小企業。

  在技術創新方面。科技創新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的重要引擎,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體現了行業特點和創新方向。截止到2015年底,行業內110家骨干企業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例達到1.9%,比2010年提高0.5個百分點;高性能纖維總用量超過10萬噸,比2010年翻了一番。“十二五”期間,產業用行業在碳/碳復合材料、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碳纖維多向預成型體、中空纖維膜、新型熔噴非織造材料、電袋復合除塵技術等方面,完成了一批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863計劃重點項目,突破了一系列關鍵基礎理論和共性技術,獲得了7項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基于技術發展、產品創新和指導生產與應用的需要,行業發布了《產業用紡織品分類》等百余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國家軍用標準,建成公共服務平臺及行業測試中心21個。

  在應用領域方面。行業在新材料、新技術的進步和應用上獲得多項突破:碳纖維復合材料、濕法成型芳綸紙及其蜂窩材料已在國產大飛機等涉及航空航天、高鐵、軍工等領域的結構增強及減重方面起到關鍵作用;高溫濾袋的加工技術和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國產高溫工業煙粉塵濾料的粉塵排放精度達到10mg/Nm3以下,滿足超凈排放標準;聚四氟乙烯發泡涂層設備和技術提高了高溫濾料和建筑膜結構材料的涂覆效率和產品性能;聚酯長絲胎基布打破國外壟斷提升了防水卷材性能;疝氣修補網、軟組織修補材料、人造血管已進入應用或臨床試驗階段,高阻隔醫用防護服在抗擊H1N1、埃博拉等疫情時發揮重要防護作用;安全防護服裝由一般職業保護向消防、軍警等軍用領域發展;新型阻燃高強經編聚酯格柵保障了煤礦支護系統安全性;軟體輸送儲運管罐在搶險應急和國防軍工中提供輸水送油保障;半剛性電池帆板玻纖經編材料成功助力“天宮一號”衛星減重。

  在產業融合方面。產業用紡織品作為基礎材料在推廣應用過程中,必須得到下游的認知和性能的開發,而達成這一目標就要借助創新聯盟、產業對接和綜合標準化來實現。由此,也決定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介于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的“2.5產業”屬性,“工程服務”能力對企業發展具有重大影響。“十二五”期間,行業內骨干企業積極延伸產業鏈和服務鏈,在生產優質產品的基礎上,還持續提供相關產品的培訓、安裝、后期處置等一系列配套解決方案,其服務收入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實現了國家所倡導的由制造業向制造服務業轉變的要求。為進一步促進產業融合和促進行業發展,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密切與下游環保協會、建材協會、汽車協會、醫療衛生協會、膜結構材料協會等組織聯系,并組織系列專業論壇、產業對接會議和展會,行業認知獲得顯著成效。

  在循環經濟方面。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的綠色制造和可持續性發展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第一,產業用紡織品自身生產過程相對比較環保,沒有高能耗、高用水、易污染環境的生產過程;第二,產業用紡織品是使用再生原料最多的紡織子行業,如可利用紡織下角料、廢舊服裝、廢舊瓶再生材料生產汽車坐墊填充物、土工材料、繩網等產品,據統計2015年,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使用再生纖維和廢舊紡織品將達到180萬噸以上,占纖維加工總量的14.6%;第三,產業用紡織品努力實現自身的循環再利用,如一次性衛生用品可沖散、可降解技術開發,廢舊過濾材料、車用內飾、風電葉片等產品的回收再利用等,使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形成自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產業。

 

  協會建設為服務創新加碼

  繼被民政部評為4A級協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先進單位之后,今年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又榮獲“全國先進社會組織”稱號。本屆理事會以創品牌協會為目標,著力加強團隊建設,不斷豐富工作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提升服務能力,初步形成一支勇于開拓的年輕化、專業化、知識化隊伍,同時進一步完善內部各項管理制度,堅持一手建制度,一手抓落實。

  為滿足會員單位需求、推動行業發展,協會有針對性地開展多項專業服務,并從中汲取經驗,努力實現服務模式轉換、服務鏈條延伸、服務價值體現、服務能力提升這四個方面的創新,并努力在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培育行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創建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利用國家相關產業政策促進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完善行業標準化工作及應用領域的深度融合等六個過程中有所作為,于成長中逐步形成自身文化理念,提升協會整體服務效能。

 

  “十三五”緊扣紡織強國機遇期

  “十三五”是我國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八大提出“兩個百年”目標的重要時期,也是紡織工業由大變強、建設紡織強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伴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復蘇和《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等重大戰略的實施,以及國內自由貿易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戰略的進一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環境保護等領域發展的迫切要求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新期待,都為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未來相當長的時間里行業仍處于快速發展階段。

 

  重點子行業嵌入國家戰略

  中國經濟仍然保持中高速增長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十三五”時期的最大機遇。第一,產業用紡織品行業與國民經濟依存度較高,與國家的大政方針密切相關,伴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共同發展,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仍將快速做強做大。第二,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安全防護、以人為本的基本訴求對醫療衛生、安全防護領域紡織品需求增長提供了保障。第三,在整個紡織工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過程中,產業用紡織品已成為戰略選擇和重要方向之一。正因如此,產業用紡織品“十三五”規劃將戰略性新興產業配套工程、環境保護、健康及養老產業、應急和公共安全產業、“一帶一路”戰略、“軍民融合”等六大應用領域為目標,將行業發展嵌入國家發展戰略的考量之中。

 

  創新驅動提升國際競爭力

  目前,我國的產業用行業在產業規模上已成為全球之最,但其國際競爭力仍存較大反差,產業集中度偏低、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產業鏈配套和產需銜接不盡完善,技術的先進性與經濟的可行性對應用的制約,品牌質量、標準等工作相對行業發展滯后等問題,引起全行業高度重視。

  未來,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亟需在遵循需求導向、創新驅動、結構優化、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基礎上,通過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加大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的扶持力度,支持企業做強做大,提升產業競爭力,推進跨部門協調,加快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完善產業用紡織品政府采購和應急儲備機制,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來逐步解決。“十三五”期間,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將以“轉變發展模式,加強自主創新;促進產需銜接,推動產業融合;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國際優勢;倡導責任生產,發展循環經濟;完善平臺建設,實現服務升級”為重要方向,力爭跨入世界產業用紡織品強國之列。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聲明:凡于本網文章前標有“CTEI網訊”之文章即表示為本網原創、編譯、第一信息源、第一媒體合作方等,如需轉載請務必標注文章來源自“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www.ctei.cn”,本網保留法律權利。


相關文章
 
  更多>
  更多>
11_副本.jpg
共謀良策,共話發展!
08.jpg
開局之年 第十七屆中
000.jpg
綠色低碳為這些榜樣點
sy.png
晨光紫 生命之愈
sy.png
第二十六屆巴黎展啟幕
20230118CTEI新春賀圖.jpg
祝業界同仁兔年新春快

合作媒體:《紡織服裝周刊》 《家紡時代》 《中國紡織》 《中國經濟網》

©中紡網絡信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1016217號-29

業務咨詢: ctei@cntac.org.cn

甘肃快三